第一章 津门学艺

相声大师 唐四方 加书签

唐四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墨墨文学mmwx.cc),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想当初,大宋朝文彦博,幼儿倒有灌穴浮球之智。司马温公,倒有破瓮救儿之谋。汉孔融,四岁就懂让梨逊之礼。十三郎五岁朝天。唐刘晏七岁举翰林,汉黄香九岁温席奉亲。秦甘柔十二岁……哎呦”

伴随着一声痛呼,一个八九岁模样的小孩捂着手臂,小巧五官紧凑到一起,正憋着嘴一脸委屈地看着他师父。

站在小男孩对面的是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儿,身上穿着黑色对襟褂子,头上还带着一顶黑色毡帽,帽子上一个硕大的补丁十分明显。这小老头手里持着竹鞭子,沉着脸盯着小男孩。

“师父……”小男孩弱弱叫了一声,嘟着嘴,含着眼泪很是委屈。

老头丝毫不为其所动,仍是沉着脸,道:“你还好意思委屈,秦甘罗说成秦甘柔,再敢嘴里拌蒜试试看?”

小男孩倒是机灵,见委屈打动不了师父便立刻换上一副讨好的笑容,道:“师父这您都能听出来啊,哇,真了不起。”

老头脸一黑,道:“我聋了是吧,我。”

“嘿嘿……”小孩搓着手笑了起来。

老头叫方文岐,小孩叫何向东,老头是何向东的师父,也是他从老渣(人贩子)手里头把何向东救出来的,收为弟子,传授本事,一直养着这孩子,说是师徒,其实跟爷孙没有两样。

何向东年纪小也有些淘气,但跟师父的感情是没话说的。要是没有师父,他现在指不定成什么样呢。老渣那帮人对他们这些小孩下手可不软,八九十年代街上那么多断手断脚乞讨的孩子是打哪来的,可不就是这帮人干的缺德事么。

方文岐轻哼一声,道:“赶紧的,再使一遍八扇屏的活儿,就说小孩子这段儿,要还是说不好,看我怎么收拾你。”

见逃不过去了,小男孩也就认了命了,愤愤道:“不就是使八扇屏的活儿嘛,有什么了不起的,师父您瞧好了,我说说您听听,在想当初,大宋朝文彦博,幼儿倒有灌穴浮球之智。司马文公,倒有破瓮救儿之谋。汉孔融,四岁让梨,懂得谦逊之礼。十三郎五岁朝天,唐刘晏七岁举翰林,汉黄香九岁温席奉亲。秦甘罗一十二岁身为宰相……”

八扇屏是传统相声中的一段儿,是个非常典型贯口活,由几十个大大小小的贯口组成。八扇屏是相声艺人开蒙的活儿,可以说基本上每个演员都会,但是想说好了却是极难。说的好也有,像北京的“二赵”的版本就堪称范本的存在,经典中的经典。

这二赵指的就是著名的相声演员,赵世忠、赵振铎两位赵先生,老舍先生在60年代就称赞北京文艺界的名角就有“四马二赵”,这二赵说的就是这两位。

贯口并不是大家所想那样凭借极快的语速说出来就行的,也并不是随便找一人让他把词儿背熟了,快速背诵出来,就是贯口了。

相声里面怎么使活都是有讲究的,都需要师父手把手交的。举个简单例子,你听人家相声演员说段子都笑得不行不行了,等你把原模原样的段子说给别人听,人家却冷的要盖被子,原因出在哪儿,就是活儿不会使。

就.

就说贯口,首先第一点不是快,而是咬字要准,吐字要清,要唇齿喉舌的配合,容不得半点磕巴或者嘴里拌蒜。其次,什么地方可以偷气,什么地方可以换气都是有讲究的,都是需要学习的。另外还需要身段、表情、动、语气的配合,很是讲究。

相声这门艺术是起源于北京的,甭管传到什么地方,说的都是北京话,虽然某些地区的相声艺人在表演的时候有涉及到当地的方言,这也是为了拉近和当地观众之间的距离,行话叫倒口。传统相声里面也有用方言表演的段子,叫怯口活,比如怯大鼓、怯洗澡等等。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推广普通话,相声演员也开始用普通话表演,但其主体仍是北京话,从相声表演中的诸多儿化音就能看出来。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相声大师》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墨墨文学只为原作者唐四方的小说《相声大师》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唐四方并收藏《相声大师》最新章节。
华娱:我被她盯上了
华娱:我被她盯上了

穿越重生参加《明日之子》。开局落入海后鱼塘中怎么办?在线等,挺急的。唱不成演不就,小小鲜肉可笑可笑。面对小鲜肉,他重拳出击。什么?你是华语乐坛的神话?还不然呢?不好意思!请先收起你做法的道具。因为我才是华语乐坛的半壁江山!

野山椒鱼仔 连载 27万字

李老三的小日子
李老三的小日子

关于李老三的小日子:时间线: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社会。故事线:大学前都是生活琐事和家长家短,平淡搞笑为主。大学开始换风格,和一帮兄弟征战沙场,没有系统,后期脑洞比较大。

李家老三 连载 114万字

重生学概论
重生学概论

人生如果总是选择逃避,眼神会比生命还提前死掉。hy【谨以此书,向一直支持我的读者致以衷心感谢,希望我能一直给你带来快乐。】

太卡. 连载 119万字

从卖盒饭到中华名厨
从卖盒饭到中华名厨

网络云厨师冯正明回到了90年代。拜在百年老字号酒楼的一位名厨门下。本以为凭借前世各路名厨云徒弟的经验,加上两年时间学了一手好厨艺,自己接下来应该走上一条逐步成为中华名厨的康庄大道。没想到学徒的酒楼竟然倒闭了。送心灰意冷退休回乡师父走后,冯正明决定要先赚钱。要赚钱,先从火车站前卖盒饭开始吧。凭借前世今生从各大名厨那里学到的手艺。冯正明一步一个脚印赚到一桶又一桶金。当终于把昔日学徒的百年酒楼盘回来,把

旁墨 连载 314万字

我的绝美女校长
我的绝美女校长

特种军医回归都市,成为大学校医,惨遭绝美校长霸占,成为软饭男友!给校花做人工呼吸,她居然要以身相许?美少妇以病为由,天天骚扰?“军花,别这样,大家都是成年人,你这样倒追,我把持不住!”

大总裁 连载 360万字

青山脚下三块石
青山脚下三块石

火笼当棉袄,火蔑当灯草,辣椒当油炒,番薯丝吃到老。食不足三餐,夜不稳一宿。这曾是畲乡景宁三石村的真实写照。就在这条件最为艰苦的时候,三石村接纳了来自新安江的水库移民,自此村情变得更为复杂,贫穷、饥饿、疾病、困苦、灾害,各种难关摆在面前。不同文化、不同语言,不同民族,连沟通都变得极为困难。年轻的村支书陈严上任不久就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摆在他面前的第一项任务就是:“淳安老乡们,给点面子,能不能不逃了啊!

唐四方 都市 连载

戏法罗
戏法罗

老荣、老柴、老渣、老月、老合,此五老谓之五花。金、皮、彩、挂、评、团、调、柳,谓之八门。五花八门谓之江湖。写一个真实存在却并不为人熟知的江湖;写几个真实存在却并不为人熟知的行当;写几种真实存在却并不为人熟知的手艺。写几位真实存在却并不为人熟知的手艺人;写几件真实存在却并不为人所熟知的事情。吴州戏法罗、湖南鬼马张、江东快手刘、西南傅家、北方穆派、华北韩家门、京城单义堂……徐徐揭开一副真实存在的江湖彩

唐四方 都市 连载

[都市] 绝世神龙 风和树叶
[都市] 重生93:拎着麻袋去捡漏 金生水起
[都市] 透视医武在身的外卖骑手 云中墨客
[都市] 得到修真空间后:人参灵果摘不完 西红柿炒番茄咩
[都市] 降龙传 风流小浪
[都市] 凡人寻长生:科学修仙录 诺妙卿游蓝星
[都市] NPC救命我只想躺平 无关风玥
[都市] 视频通万界:开局猴哥上榜 酣畅淋漓的狂骨
[都市] 转世到香港之我是明星 千叶杏奈
[都市] 官场小白到主政一方 喜欢岩羚羊的梦月琴
[都市] 开局抢天赋?我刨你家祖坟 擅长炖鱼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墨墨文学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墨墨文学

本页面更新于2023-11-14 22:1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