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张治入阁

首辅 煌煌华夏 加书签

煌煌华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墨墨文学mmwx.cc),接着再看更方便。

北京,文渊阁。

身为内阁首辅的严嵩此刻便站在这文渊阁殿门外,在其身后还有数名九卿大员具是默不作声的站着,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随着时间的推移,南京吏部尚书张治自远处而来,行至数十步外后步伐加快,几步便登上了文渊阁外的十余级台阶,严嵩也适时前迎了几步,面上堆满了笑容。

“文邦(张治表字),见过皇上了?”

“见过了见过了。”张治见严嵩伸手,很是自然的便将手也递了上去,两个人四只手叠握在一起,那叫一个热情亲密,好似多年不见的老友一般。

“皇上特意嘱咐了,让下官要多向阁老学习、多替阁老分忧,皇上他老人家心里,可是时时挂念着阁老您呢。”

严嵩听的连连点头,还用自己的手重重拍了两下张治的手背,感慨道:“好啊、好啊,文邦一来,老夫这肩上的万钧重担顿时去了一半,上有皇上如天之德的庇佑,加上文邦你的经纬之才,我大明朝一定能越来越好。”

张治言道:“是阁老您这个家当的好,皇上知道您这一年多的不容易。”

“都是本分事。”严嵩握着张治的手,领着后者转身往文渊阁走,同时向张治介绍着守在文渊阁外的一众官员。

“文邦,今天开始你也是我大明的阁臣了,这些都是我大明的栋梁,有的人你认识,有的人你不认识,老夫来给你介绍。”

“这是兵部尚书陈经。”

“工部尚书文明。”

“这位是你在南京的老朋友了,户部尚书张润。”

张治脸上露出笑容:“这可是下官的老上级了。”

严嵩继续介绍着:“刑部尚书刘讱,这也是你的老朋友,去岁末从南京刑部调来的。”

“对。”

“通政使赵文华,和你也熟悉。”

“左都御史屠侨,也是在南京刑部、都察院干了很多年。”

张治继续点头:“安卿兄是老相识了,当年在南京对所有人都很照顾,颇有长兄之风。”

“大理寺卿李钰,刚从辽东调来。”

严嵩一共介绍了七个人,加上他这个首辅、吏部尚书,张治次辅、礼部尚书便是正好九人。

九個人在文渊阁外寒暄相识,随后便在严嵩、张治二人的引领下进入文渊阁,这里是大明内阁的办公地,也是整个国家的政治核心。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文渊阁才是真正的国家政治中心,而不是嘉靖皇帝所在的修道精舍。

文渊阁的殿宇修的很气派,内部布局则和地方的署衙并无不同,九人都没有在大堂逗留,而是进了内部的二堂,这里小一点,但也更暖和。

二堂的中央是一张极宽大的红木公桌,身背后便是墙,挂着大明的疆域图,在这个位置的上方悬挂着一面匾额,上书四个大字。

治国安邦!

毫无疑问这是属于严嵩的位置,而除了严嵩以外,其他所有人的位子便无不同,都是红木打造的太师椅,左右分了两列,每一列各是四张,如此加上严嵩的位置便是合了九人之数。

每两张椅子中间还摆了一个茶案,上面放着茶水和点心。

而在这二堂的门外也摆了几把青木椅子和几张桌子,坐着的都是通政使司的随官,负责着九卿开会时的会议记录,有下面的官员来京述职,也要在门外这个位置进行答话。

哪怕是六部侍郎都没有资格进二堂的内部,这里是只属于九卿的小世界。

张治和户部尚书张润相互谦虚了一番,最后前者坐在了左一后者坐到了右一,其他人也都顺序着往后排,赵文华这个通政使便坐到了最末尾的右四,都不需要转头,余光随时都能看到外面和大堂连接的庭院,如此一旦有什么急事来报信,随时都可以去处理。

“老夫还以为要出了正月,文邦你才能赶来呢,没想到才正月二十六你就来了。”

严嵩话着平常事:“南京那边的事都安排妥当了?”

“妥当了。”张治接话言道:“都是托皇上和阁老的福,去岁一年江南事少了许多,下官这离开便也没有太多的琐事。”

严嵩点点头:“事少好啊,江南是国家腹地,事少一点好,若是争端太多,当地的官员不省心咱们这里也跟着操心。”

刑部尚书刘讱搭了一句腔:“阁老说的对,前两年江南沿海闹倭患的时候,文渊阁的灯可是经常彻夜不息,这几个月可就没了这种事,给户部省了不少灯油钱。”

几人都呵呵笑了起来。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首辅》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墨墨文学只为原作者煌煌华夏的小说《首辅》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煌煌华夏并收藏《首辅》最新章节。
晚明海枭
晚明海枭

明末什么最重要?钱财!有钱才能爆兵,有兵才能争霸。所以林海早早就确立了目标,先垄断马六甲海峡以东的海贸,再殄灭建虏、扫清流寇,捎带手在东瀛南洋搞搞殖民。当然,还要把半截入土的大明埋了,新的帝国就建立在晚明的坟场上,充分吸收这具腐朽躯体中所蕴含的养分。商帮行会、市镇经济、侈丽风俗、市井文化……当晚明社会的这一切和具有海洋基因的新生政权相结合,这将是一个不一样的帝国。

朱楼醉茶 连载 42万字

风起1936
风起1936

我叫陈世襄,代号“鱼鹰”,记住,如果我叛变了,一定要干掉我!!!

陈氏刀客 连载 64万字

我在现代留过学
我在现代留过学

所谓天子者,父天母地,为天之子!或曰:天子做民父母,以为天下王!而朕,曾为天子!承六世之余烈,邵述先帝之志。鞭西贼而惩旧党,所能必为,所伐必克,扫皇宋百年之积弊,使天威远畅,丑氐震叠!奈何天不假年,英年早逝!幸上苍哀怜,使朕于九百年后重活,留学于现代之世,经历科学之盛!如今!朕留学归来,重归少年。三尺长剑在手,问尔群臣:何日缚得苍龙?

要离刺荆轲 连载 402万字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来自西伯利亚的北极熊裹挟寒流一路南下。面对全世界的质问,乔治理直气壮:我蛮夷也!

鲇鱼头 连载 266万字

佣兵1929
佣兵1929

现代佣兵周文意外魂穿到民国学生周文身上。他利用穿越带来的一颗佛珠的神奇功能,再加上后世带来的经验、知识和技能。打造了一只武功高强、军事技术顶尖的佣兵团队。他带领这支佣兵团,历经中原大战、淞沪抗战、称雄上海滩。装备了当世最先进的各种武器,最后投身于伟大的抗日战争中。带着兄弟们杀鬼子......

山有意 连载 541万字

大明太师
大明太师

洪武十五年,马皇后薨天,撒手抛下了哭到撕心裂肺的朱元璋。深秋下的金陵,全城缟素。这一年,一个天界寺的小和尚登上了明初的历史舞台。于是大明多了一个太师、世界多了一个新大明。

煌煌华夏 历史 连载

日月永在
日月永在

明初,明朝国力的巅峰。这一年,建文帝朱允炆登基,翌年,朱棣造反,史称“靖难之役”。这一年,一个穿越者来到了这个时代。穿越朱允炆,推动大明横推天下。本书群:960694319

煌煌华夏 其他 连载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墨墨文学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墨墨文学

本页面更新于2024-08-02 14:3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