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节 (第1/2页)

道德经讲义 空净师 加书签

空净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墨墨文学mmwx.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五音令人耳聋,】

“五音令人耳聋”,声与音合称为“声音”。古有“声五音八”之说。声为本,出于五行;音为末,象八风。“五音”者,即宫、商、角、征、羽。“宫”在五行为土,在五德为信,在七情为思。“商”为金、为义、为言。“角”为木、为仁、为貌。“征”为火、为礼、为心。“羽”为水、为智、为听。能听音者,谓之耳根;能分别五音者,谓之耳识。

当耳未听处在空静之时,虽无外音接耳,却能在静到极处时,察听五音之正。若听觉常被凡音染惑,迷逐于世俗繁杂浊音,则静听之神机必被干扰,耳根不能清静,听觉不能遍满大千法界;内听的真空设施,不能通彻宇空的大音希声,不能听高维空间的无声之声。人若经常耳随音去,心随音飞,身中之真气必然随听而散,体内的能量必然随声而耗。虽天之五音当前,不能辨别;虽有耳听,亦如无听。“五音令人耳聋”之义即此。

五音含五行。音乐是阴阳五行的外在表现,不同的音乐旋律,可以对人的心神起到不同的用。激昂、豪放的音乐,可以激励人的意志;节奏过快的音乐,可使人心颠狂;糜糜之音,可令人精神消沉低迷;悠扬平和、美妙悦耳的音乐、歌曲,可以涵养心性,使人心态平静,使体内的五行趋于平衡。故古医学有“音疗”之法。

古人制礼乐,是为了规范天下人伦道德的长幼秩序,维护社会的有序化。创音乐,是为了陶冶人的心性,使人狂燥不安之心,趋于中和平静。故古典传统的民族乐曲,乃至琴棋书画,皆有悠扬雅尔、令人愉悦的属性,道性之美,深含其中。欣赏音乐是一种道味的美好享受。丝弦之韵,筲管之声,古圣亦所不厌。所以中华民族传统的音乐文化,历经数千年而不衰,至今一些名曲仍令人听之不厌。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今人多喜欢音调强、节奏快的音乐,诸如摇滚乐、迪斯科之类的音乐歌曲,普遍流行。这正反映了现代人心理的狂燥不安,借此以宣泄其心中的烦闷。但同时也在损失着体内大量的精华物质,更损伤了温文尔雅的自然本性。倾一己之精神,取片时之快乐,而耳灵之内蕴精华,尽驰于外,而致耳聋,实是可惜!

人能了悟肉耳非耳、尘音非音之理,能做到“非礼勿听”、“听而不闻”,耳根即可清静。对那些赞美之言、恭维之言,乃至不善之言、是非之言、侮辱之言……,统统“这个耳朵进来,那个耳朵出去”。不入耳识,不辨好恶。久而习之,后天即可复返先天,清静妙音,自然可以不听而自听。

耳根通肾,耳为肾窍,听音过多,必然伤肾。尤其是好听那些节奏强烈、狂燥、淫邪、怪声怪气之音者,必然祸乱心神,耳必受损。不仅不能听无声之声,乃至损伤后天耳的生理功能,使听觉失灵。故曰“五音令人耳聋”。

“于无声处听惊雷”。是说在无声之处,隐寓着天音希声,只有“常不听”才能听。修道就是苦中求乐,能知其乐,不见其苦。世人皆贪荣华,迷惑声色,肆情纵欲,寻求刺激,看起来是强欢乐,实质上是造诸般苦。修道者是先苦后乐,常人则是先乐后苦,人当明悟而慎择之。

【五味令人口爽,】

“五味令人口爽”,“五味”者,酸、咸、甘、苦、辛是也。万物皆有五种元素,皆有其味。凡是可饮可食之物,皆有五味。舌以得味为尘。舌有先天后天之分,味有道味世味之别,物有五味之性。人能分别滋味者,乃是舌识的功能。人能识别道味者,则是靠舌的先天功能。人能知物之道味者,乃是人之正性也。舌识非性,不具有知道味之体。识性非味,不能有舌识之用。舌的先天之性好淡,若长期被浓食厚味所摄,性迷于味,味乱其性,所以贪滋好味,贪浓味者,口中之正味必失。

“口爽”者,舌神亡也。是指口腔舌头的味觉出了毛病,而不是爽快的意思。古代医书所称的口爽,便是口腔乏味,食欲不振之意。口之于味,在于五味调和,清淡适节,圣人亦所必需。如若贪口腹,好滋味,偏滋偏味,乃至一箸数金,一餐万费,只知利于口,却不知害于心。岂知人心中有无限至味,不肥腯(tu,古时祭祀用的猪)而自甘,不膏梁而自饱。

“五味令人口爽”,是说人若过贪五味之食,容易导致口舌糜烂生疮。人若长期嗜好五味,则舌神必亡,所谓“口爽”,即丧失舌的先天功能,丧失道味之义。世人皆好美味佳肴,却不能识辨五味的益害与善恶。孔子曰:“饭疏食饮水,而乐在其中。”

可见孔子深知“不味”中之真味,即道味也。万物皆为道所生,皆有其道味。人之食物,五谷蔬菜等素食,皆含有天地元气,虽咬菜根,淡中亦有道味。心不贪世味,舌不执厚味,不偏不嗜,百味皆空,则道之真味即生,诸病不起,可不乐乎!

修道如煮菜,火候不至,五味不调,其味不佳。然不可就此罢,必待炖熟,方可美味在口。否则,自暴自弃,千生万劫道业休矣。

【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

走马急速谓之“驰”,驰马直走谓之“骋”。“驰骋田猎”,即骑马在山林田野里打猎。田猎一事,原为先民们为除残去害,乐业安耕起见。上古时禽兽多,经常出没于田野,危害人身安全,糟踏庄稼田禾。为了护田,或围之于田野,或围之于山川,骑马东奔西走,是为了驱散野兽之危害。后世人寻求剌激,贪食野味,将狩猎为取乐享受的手段。这种骑马追杀动物的行为,必会引起心动神驰,一往一来,驰骋奔波,耗精累神。

天有好生之德。凡狩猎杀生害命者,即是暴戾性天之时,其身狂,其心亦狂。使慈悲天良心丧失,杀性大增,野性大发。万物皆本天地一气而生,所秉之气,虽有清浊偏正之不同,物之品位秉性虽各有异,但其根体与人相通,故杀它之命,即杀己之命。

人与万物皆由太极阴阳之气构成其形,同具有天性之命。若能以己之性命,观他物之性命,皆是同体同根,都有贪生惜命之心,何能忍心杀它之命来享己之乐?将心比,都一理。能生慈悲之心,自然不会再做打猎害命、自造罪业之事。人要学道,慎勿怀杀念。一切诸众生,皆贪生怕死,我命即他命,慎勿轻于众生之命,而心贪口腹,乐杀害命。若能怀恻隐之心,心想动物惨死时的痛苦状,必当不忍啖其食,以证其慈悲行。

空净师云:“不信自然无以明,醉生梦死混人生;消尽宿福造新业,不知身后堕(duo)沉沦。”

混命,是当前多数世人对待自然全息因果律的态度。人们过度地沉迷于四大假合,在混命的总潮流中虚度一生,大多数是在自覚或不自觉地积福或造业,糊糊涂涂地走完自己的人生。这些人恶业或善业的积累,果报的享用,都处在一种被动的总趋势中,由其本因中善恶因子含量的多寡,内因中心性修为水平的高低,外因中社会的影响、家庭教育等多种集约因素所决定。但有一条不可改变的定律:不戒杀者,将来的去向一定不妙!是珍惜人生难得之机缘而增福消业,还是醉生梦死而消福增业?唯看己之心念而已,一念之差常至万劫难复。

混命者大多不相信自然万物都是显隐共存,不相信物质不灭定律,不相信除了肉体之我的客观存在之外,还有一个信息状态之我真实地存在着。这种不信自然,从根性上分析,是其本体元性在往昔时空流浪生死中,灵光损耗丢失过多,或是长期进入动物、植物生物链中滚爬,所以不明因果,不能正确对待人生。

不杀生、不食生是修真者重视生态平衡的重要戒律,亦是先贤们用大智慧观察众生全息因果律之后,而提出的免造大恶因的重要措施。俗话说“万物有灵”。如果大肆杀生,生物链被破坏,其生存环境丧失,本应逸入空间之灵而挤入人群,必然导致人类品质的下降,杀生者自己的去向也必不佳,从而进入三大生物链中他负债最多的物类中生灭流转,可不畏乎!

【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难得之货”,即金银珠之类的稀有财物。“妨”者,伤害之意。伤于己或害于人,皆谓之妨。

“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其义是说,世间一切珍宝奇物,金银钱财,珠光宝气,都是天地灵气的精华,稀有难得,所以世人都有追求之心。凡是难得之货,人若贪之不义,得之不善,则祸辱必生,遭人忌妒,招贼之扰,谋财害命之事,皆由此而起。贪得无厌,追求难得之货,是世间一切罪恶之源。俗有“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之说。钱财有两重性,既可利益养人,也能伤害人的心身性命。故太上在此以“难得之货,令人行妨”之句,以警诫世人。

上士积德,下士贪财。贪财之人,昼不能息,夜不能寝,唯虑财货不足。难得之货,皆是身外之物,亦是伤身之祸胎。故人应视金钱财宝为粪土,视富贵为浮云。重道德,轻财物,去贪欲,淡泊难得之货,何有行妨之害?难得之货,最能诱人邪念,勾人心魂,使人行为不规,做出伤天害理之事。综观世间的种种罪恶,贪污盗窃,谋财害命,工于心计,投机取巧等等,皆因贪财之心肆起,其后患不仅害己害人,而且为害社会。

有人说:“现在是金钱世界”,人们崇尚拜金主义。金为万宝之王,故世人视金为“至宝”。金之为宝物,其质性不怕火炼,不怕水浸、土埋、木压,故为五行之王。金性之灵,任毁不灭,故佛称为“金身”,道称为“金丹”。金居尊贵,流通无碍。“金母”能生“金子”,金炁为万灵之主,故称金为“金母”。万物的灵性,即一团金光,所以原灵以金为母,以示灵性如金不灭。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道德经讲义》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墨墨文学只为原作者空净师的小说《道德经讲义》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空净师并收藏《道德经讲义》最新章节。
佣兵1929
佣兵1929

现代佣兵周文意外魂穿到民国学生周文身上。他利用穿越带来的一颗佛珠的神奇功能,再加上后世带来的经验、知识和技能。打造了一只武功高强、军事技术顶尖的佣兵团队。他带领这支佣兵团,历经中原大战、淞沪抗战、称雄上海滩。装备了当世最先进的各种武器,最后投身于伟大的抗日战争中。带着兄弟们杀鬼子......

山有意 连载 541万字

泰昌大明
泰昌大明

万历四十八年,大明朝已存续252年了。252年不仅是帝国的国祚,更是体制性土地兼并的持续时间。神宗以“倒张、倒冯”为始,以“三大争”为继,以“妖书、梃击”为末,一手开创出明末两党对立的局面。又在集权于己身之后怠政三十余年。在神宗的催化下,两百多年几乎一成不变的官僚系统和治理体系进入了全面腐朽的最后阶段。阶级对抗、官民冲突、女真入寇。内外交困之下,帝国终于走到了灭亡的边缘。7月21日,朱翊钧晏驾,朱

魔法龟Revo 连载 37万字

承汉
承汉

当群雄落幕之时,谁来传承强汉之风!207年冬,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卧龙岗。一樵夫突然冲出,众人误以为刺客。自此,匡扶汉室的大业中,梁甫成为那颗闪亮的新星。又名:《那天我和孔明一起出的山》、《开局刺杀刘备》

会翻书的笔 连载 24万字

我在现代留过学
我在现代留过学

所谓天子者,父天母地,为天之子!或曰:天子做民父母,以为天下王!而朕,曾为天子!承六世之余烈,邵述先帝之志。鞭西贼而惩旧党,所能必为,所伐必克,扫皇宋百年之积弊,使天威远畅,丑氐震叠!奈何天不假年,英年早逝!幸上苍哀怜,使朕于九百年后重活,留学于现代之世,经历科学之盛!如今!朕留学归来,重归少年。三尺长剑在手,问尔群臣:何日缚得苍龙?

要离刺荆轲 连载 402万字

北齐怪谈
北齐怪谈

天保十年,英雄天子高洋弹奏起了髀骨琵琶,自弹自唱,伴奏曲响起,怪诞,荒唐,恐怖,绝望且痛苦。这一年,住在漳水边上的刘桃子兜住了些鱼,故事便开始了。

历史系之狼 连载 216万字

[历史] 无赖帝师 天舞野望
[历史] 宗明天下 七帅
[历史] 汉室可兴 长歌行路难
[历史] 从来没有的帝国 古月川页
[历史] 五胡明月 骑卷江山
[历史] 明风万里 石头比较多
[历史] 乱世妖娆王 双子山
[历史] 淘宝大明 朝盖
[历史] 大汉昌邑王 南柯子子
[历史] 大明至圣 一叶一钢筋
[历史] 三国云飞扬 燕云
[历史] 战国修罗传 御宅烟魔
[历史] 非洲帝国 放下屠刀留你全尸
[历史] 三流书童 LF无名
[历史] 宣和画卷 一只文儿
[历史] 明末第一强藩 日日生
[历史] 晋枭 萧无逸
[历史] 重生之朕即国家 东山小卤
[历史] 重生西亚之亿万富翁 墨罂粟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墨墨文学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墨墨文学

本页面更新于2023-11-20 18: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