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登州与旅顺(百票加更)

1255再铸鼎 修改两次 加书签

"爱书网"网站访问地址为

1256年九月十三,登州。

“登州,后世属于烟台市蓬莱区,位于山东半岛最北端,和辽东半岛一南一北控扼住渤海湾的入口,地理位置十分险要,是本时代环渤海地区最重要的港口。

北宋时期,这里是与辽、女真、高丽等国贸易的港口,同时也是水师驻守的军港。当初航海技术还不发达,船只只能沿海航行,登州是必经之地,地位非常重要。

不过后来随着时代的变迁,尤其是蒙古人占领北方后,登州的地位有所下降。一来是因为蒙古不善水战,水师实力不强,二来是因为蒙古一统北地,环渤海地区可以通过陆路安全通行。

现在蒙古和高丽正在打仗,登州这边都没什么反应。蒙古大军是从陆路攻入高丽的,高丽王室躲在江华岛上,蒙古人都拿他们没什么办法,可见蒙古水师之羸弱。

登州水师规模很小,战船也不大,和起点号差不多,懒洋洋地停在港里,似乎不常训练的样子。与之对比的是,旁边有几艘济南府开来的商船,长达四五十米,沙船形制,甲板几乎是平的,并没有福船那样高耸的艏艉楼,足足装了五根桅杆,实在是威武的很。”

写到这里,韩松笔下有些羡慕,实际上他真的很羡慕,什么时候自己也能开上那么大的船啊。

他停下笔,看看手表,又看看太阳,发现快到正午了,就从桌子上拿了一套工具走到院子里。

韩松先在地上放了一块三角形的木板,又拿出一张布满坐标格的纸铺在上面,然后在上面放了一个东海商社自制的简易水平仪,把木板调整至水平。

他又拿出一个带底座的木棍,直立竖在坐标纸上,然后用铅笔描绘下日影的长度,又看看表,标注了一个时间。之后重复了几次,日影逐渐变短,又开始增长,韩松停止了记录,收起工具回到室内。

这是一个测量经纬度的笨办法。日影最短的时刻,就是当地的正午,可以根据与手表的时差计算出经度;同时根据影子长度和木棍本身的长度可以计算出太阳角度,再结合日期就可以查表推算出纬度。

虽然东海商社拥有后世详细的地图,但隔了数百年,很多位置都要重新测量。将来进入深海,也必须要有定位的方法。这时代没有gps和无线电定位,只能重新拾起原始的方法。

前电子时代,比较成熟的测量经纬度的方法是航海钟和六分仪,前者用于测量经度,后者用于测量纬度。这两个东西东海商社都做不出来,不过手表手机电脑之类的计时工具有很多存货,一段时间内够用了,而六分仪只有张船长珍藏的一套,暂时只能用测日影的方法凑合一下。

这法子看上去笨,实际上却需要极高深的天基础,要不是东海102上带来的航海资料,他们几年也积累不出足够的天文数据来。不过反过来说,有这份资料打底,相比这个时代的天成就,东海商社可以说一下子超越了几百年。

韩松现在所在的是第一舰队在登州临时租的一处小院。登州来往客商众多,头脑灵活的本地人就专门在港口附近建了院落,供来往客商居住和存放货物。第一舰队需要在登州休整和收集情报,要呆一段时间,所以就租了一个。现在其他人有的出去玩了,有的去做生意,有的去收集情报,而韩松不喜欢热闹,就宅在屋子里整理资料。现在他收拾完东西回到屋里,继续开始写报告。

“除了济南大沙船,旁边还有几十艘各类小一点的商船,大部分和起点号大小相仿,不过多是平底船。

其中甚至还有一些高丽商船。两国正在交战,商船却来往不误,真是没谁了。

虽说现在登州有所衰落,但今天看来仍然是一个繁盛的商港,难以想象全盛之时会是怎样一幅景象。

登州现在主要起到一个转口贸易港的作用,来往的商人主要分为两类:

一类是小商户,他们驾着小船,从济南、益都、胶州等地运来丝绸、香料、茶叶、瓷器等商品,然后从登州出发,沿着庙岛群岛前往辽东和高丽,换回那里的人参、鹿茸、毛皮等特产。这其中有些小商人干脆就直接在登州就地卖出买入,只做半程生意,虽然赚得少了些,但频率高又安全,也是门不错的生意。

另一类就是大沙船那样的豪商,在登州附近装满北地特产,然后直接绕过山东半岛前往南方贩卖。此举需要经过风高浪急又多暗礁的东山头,普通商人视之为畏途,只有这些技艺高超的大海商才敢走这条航线,当然,利润也是极为丰厚的。

不过算下来,从登州采购毛皮也未必就比在胶州采购多赚多少,还要多担风险,难怪近几十年北方的大海商都逐渐转移到胶州了。这些沙船坚持走这条航路,听说是根基在济南府,不愿意轻易跑到胶州去。”

写到这里,韩松停下笔,摊开地图,比划着什么。

正巧这时候王广金他们回来了,韩松打了个招呼,突然说:“我们去金州看看吧。”

韩松当初就是在大连海事大学读的书,对这里很有感情,现在正好去看看,顺便侦察一下情报。

……

第三天,起点号和试一号天刚亮就出发,沿庙岛群岛北上,在秋季多变的风向中反复腾挪,终于下午五点左右时抵达了辽东半岛最南端。

韩松在起点号的桅杆上,举着望远镜四处望,果然发现了一道海湾,赶紧招呼试一号跟上。

“啧啧,发现旅顺了,和后世差距不大嘛。”韩松一边对比着地图一边看着前方,心情激动起来。

此时的旅顺和后世的地形差不多,一道山脉深入海中,围出了一边海湾,只留一道狭窄的出入口,是极为优秀的军港。

如此优秀的一个港口,却没发展成航路上一处泊地,反而来往的商船都远远避开,这当然不会是没有理由的。

不过东海人却不在意这一点。试一号和起点号先后进入,发现内部有一个小渔村,近岸处有几艘小渔船。

这本应是一片祥和的景象,但情况不大对。这些渔船看到这两艘“商船”进来,不惊讶,不躲避,不试探,反而一窝蜂围了过来。显然,能在这里生活的渔民肯定不是善类了。

韩松看着那几条小渔船,并不奇怪,反而微微一笑,对着手下们发出了几道命令。

很快,起点号上的信号板翻成了全红,意味着进入战斗状态。两艘船上的几个股东赶紧指挥水手们把火炮上的油布揭开,开始装填。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跳崖后全京城追悔莫及》《汉风烈烈起南洋》《穿越之两世》《我以机缘觅长生》《买活》《无限公路就业指南》《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1978合成系文豪》《从卖盒饭到中华名厨》《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墨墨文学【mmwx.cc】第一时间更新《1255再铸鼎》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1255再铸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墨墨文学只为原作者修改两次的小说《1255再铸鼎》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修改两次并收藏《1255再铸鼎》最新章节。
山海提灯
山海提灯

女人握着少年的手,手把手教他写出了“师”,于是少年有了姓。山海提灯,与皓月争辉!

跃千愁 连载 137万字

苟成圣人,仙官召我养马
苟成圣人,仙官召我养马

身为家丁的顾安年幼时意外打碎一坛灵花,在他惶恐不安时发现自己竟然夺取了十二年寿命!一条长生路就此在顾安眼前铺开!为了安稳修仙,顾安选择成为太玄门的杂役弟子,每日种植药草,以夺取药草的寿命进行修炼。通过寿命演化,他的基础功法不断演化,从基础法门推演成通天神通!纪元更替,斗转星移,人间沧海桑田。人间渐渐有了仙人的传说。被称为仙人的顾安耗费一半寿命,助修为跨越仙道极限,证得圣人之境,凌驾于天道之上。然而

任我笑 连载 207万字

天命之上
天命之上

世界自毁灭之后重建。于危崖之上,再起万丈高楼。被称为天选者的人们活跃在现实的幕后,行走在历史的阴影中,掌握超凡脱俗的力量,领受着崇拜与敬畏。有人说他们身负天命,万中无一。可季觉对天命不感兴趣。他只想有朝一日,去看一看天命之上的风景。“……”记录者写到这里停下了笔,看向那个满手油污的汽修工:“所以,这就是你破坏国际秩序、贩卖禁忌武器、资助颠覆组织、引发两极大战、图谋暗中统治世界的理由?”“关我屁事儿

风月 连载 94万字

破云2吞海
破云2吞海

那些窥探的触角隐藏在互联网浪潮中,无处不在,生生不息,正逐渐将现代社会的每个角落淹没至顶。“深渊中隐藏着庞大、复杂、根深蒂固的犯罪网,‘马里亚纳海沟’远比警方所知的更加深邃,却又近在你我身后——”津海市公安局新来的吴雩温和懦弱、寡言少语,对来自严厉上司的刁难毫不在意,只想做个按时领工资混饭吃的背景板。没人知道这个年轻人有一颗被毒枭重金悬赏的项上头颅,和曾经深渊屠龙的少年肝胆。现代都市刑侦,作风冷淡

淮上 连载 139万字

两界:我早晚成仙帝
两界:我早晚成仙帝

一朝重生到仙魔林立世界。在这个世界,普通人难以打破壁垒,一生将如牛马一般苟活。不出意外的话,还是出了意外。陈澈还能穿越到另外一个世界……

水一更 连载 33万字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墨墨文学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墨墨文学

本页面更新于2024-11-23 15:36:34